士林悅庭牙醫診所參訪全紀錄,曹皓崴醫師的數位世代實驗
曹皓崴醫師的數位世代實驗

前言

在當代醫療環境中,診所的經營早已超越傳統「醫病」的單向關係,轉變為一場融合科技、服務、行銷與數據科學的全方位競爭。很榮幸今天( 2025 年 10 月 26 日)參與由「白袍人生學院」主辦的參訪活動,深入探訪台灣數位牙科的先驅:士林悅庭牙醫診所。

這次參訪不光有空間導覽,更帶給我一次完整的經營思維體驗。在曹皓崴醫師的帶領下,我們看見診所如何在數位化浪潮中營收的驚人成長。背後的關鍵,在於對流程的極致優化、對病患心理的深刻洞察,以及勇於導入創新管理框架。

白袍人生學院參訪活動立牌
白袍人生學院主辦的悅庭牙醫診所參訪活動

白袍人生學院參訪活動簡介

「白袍人生學院」由張益豪醫師創辦,致力於協助醫療專業人士探索傳統醫療以外的多元可能性,專注於數位行銷、個人品牌與差異化思維的建立。

張醫師在參訪時提出「學、搬、創」三階心法:

悅庭牙醫診所,正是這套理念的最佳實踐場域。

悅庭牙醫概況與參訪背景

踏入悅庭牙醫,第一個震撼是:診所「沒有對外招牌」,也幾乎「沒有過路客」。在寸土寸金的士林區,這樣的策略堪稱異類。診所採全預約制,一樓設有身份查核流程,從源頭就篩選客群。

悅庭牙醫診所外觀,低調無招牌
診所外觀低調,沒有顯眼的招牌

這種「反傳統」的選址與經營方式,引出了本次參訪的核心議題:在沒有過路客、缺乏自然流量的前提下,悅庭如何吸引患者進入,並進一步實現高額的自費轉換?

悅庭牙醫的理念與發展

悅庭的發展史,是一部從傳統牙科走向數位營運的進化史。曹皓崴醫師分享的數據令人印象深刻,從2015年至2025年實現了驚人的成長,其中的關鍵不在於人數暴增,而是「客單價提升」與「病患結構的迭代」。曹醫師的理念是:以數位化為基礎,專注於高複雜度治療計畫,將資源集中於高價值服務。

曹皓崴醫師的理念與願景

面對醫療業普遍的人力短缺與訓練困境,曹醫師提出的解方是:以系統化流程取代人力依賴。

他的經營哲學強調理性與驗證:「企業不是靠聊天決定,而是靠測試、驗證與迭代。」院長的核心職責被定義為「收集資訊、找出問題、解決問題」。

悅庭牙醫診所牆上展示的國家新創獎與專利證書
診所牆上展示的「國家新創獎」與多項專利證書

診所牆上展示的「國家新創獎」與多項專利證書,正是這份願景的具體展現。參訪當日,晶睿牙醫劉立德醫師也分享了他走訪亞洲各國診所的觀察,並稱讚悅庭的經營模式在亞洲名列前茅。

悅庭的空間規劃與部門分層特色

悅庭診所的營運主體分布於三個樓層,並依客群屬性精準配置:

  • 七樓:前牙美學部
  • 六樓:牙周、植牙、重建部門
  • 四樓:矯正部、家庭牙醫部

每層皆設有 X 光室,避免患者上下樓奔波。電視螢幕播放對應部門的衛教素材,強化患者信任感。

悅庭牙醫診所診間擁有開闊的視野
所有診療區都享有開闊舒適的視野

七樓|前牙美學部:品牌門面與高端服務

七樓是診所的「品牌門面」,專注於貼片美學。空間設計以「點燃慾望」為核心,並結合社群動線:

  • KOL 牆與案例展示:營造「變美」的強烈動機。
  • 專屬攝影棚:醫師親自拍攝治療前後對比照,提升美學溝通效率。
  • 陪伴區:讓家屬舒適參與,展現對決策者的尊重。
悅庭牙醫診所七樓的KOL牆與案例展示
七樓的KOL牆與案例展示,激發變美動機

此外,七樓同時是數位製造中心,導入德國進口口掃機 與多台研磨機,並設有專屬技工室,實現「當天完成假牙」的承諾。

六樓|牙周、植牙與重建部門

六樓是診所的「重裝備」區,專責複雜治療。設計重視專業與隱私:

  • 獨立診間:確保大型手術的無菌與私密性。
  • 中央消毒室:統一處理全診所器械,提升效率與安全。
  • 恢復室:針對舒眠治療患者,並張貼感謝狀,潛移默化強化專業形象。
悅庭牙醫診所六樓獨立診間
六樓獨立診間,重視專業與隱私

四樓|矯正部與家庭牙醫部

四樓是診所的「流量入口」,以矯正與家庭牙醫為主。

  • 開放式診療床:提升效率,利於快速轉台。
  • 健保族群策略:以「慢養」方式建立信任,再逐步轉化為自費服務。
悅庭牙醫診所四樓開放式診療區
四樓開放式診療區,提升效率

曹醫師坦言,過去因急於推銷而損失潛在營收,因此四樓的策略是「先服務、再轉化」。

曹皓崴醫師的經營思維

悅庭的成功,硬體是基礎,真正的核心在於經營思維。

行銷-營運-行銷的循環框架

診所營運並非單向,而是「行銷 → 營運 → 行銷」的閉環:

  • 前端行銷:獲客與設定期望。
  • 中段營運:承接並交付價值。
  • 後端行銷:關係維護、口碑擴散與轉介紹。

這套系統自 2013 年起逐步建置,透過內部資訊系統打通行銷、營運與資料,形成持續迭代的經營模式。

四大核心整合

悅庭的營運框架,建立在四大核心:

  • 技術:數位口掃、3D 列印等持續迭代。
  • 理念:以行銷傳遞價值。
  • 體驗:醫護團隊營造就診感受。
  • 服務:櫃檯與客服的細緻互動。

曹皓崴院長的經營哲學與組織管理

在悅庭,院長的角色並非傳統意義上的「大總管」,而是策略制定者與方向掌舵者。曹皓崴醫師將自身定位為「問題解決者」,而非「行政執行者」。他認為,院長的價值在於建立一個能自我運轉的組織,而不是親力親為地處理每一件瑣事。

責任下放與敏感度管理

曹醫師強調,管理責任應交給「對損失最敏感的人」。這意味著,與其由醫師掌控所有細節,不如讓最貼近流程、最能感受到風險的團隊成員承擔責任。這種責任下放機制,讓組織能快速反應,同時避免資源浪費。

RFM 模型與迭代經營

悅庭的經營核心之一,是以 RFM 模型(最近消費 Recency、消費頻率 Frequency、消費金額 Monetary)作為會員管理的依據。

  • Recency:最近一次就診的時間,決定了患者的活躍度。
  • Frequency:就診頻率,反映患者對診所的黏著度。
  • Monetary:消費金額,則是衡量患者價值的核心指標。

透過這套模型,診所能精準鎖定「高價值患者」,並針對不同層級設計差異化的服務。曹醫師特別強調「轉介紹」的重要性,因為回頭客願意推薦,才是診所最強大的成長引擎。悅庭曾有單一患者帶來多次轉介紹,足見其會員經營的深度。

會員制與外部化策略

為了維繫高價值患者,悅庭設立了「悅庭之友計畫」。這並非單純的醫療會員制,而是結合「吃喝玩樂」的跨界福利,例如餐券、體驗活動等。這種「情境外部化」策略,讓患者能將福利轉贈親友,既避免了金錢交易的敏感性,也創造了額外的社交價值。

系統化與數據驅動

曹醫師認為,診所的競爭力不在於「人多」,而在於「系統強」。因此,悅庭投入多年資源建置內部資訊系統,將行銷、營運、客服、醫材管理全面數據化。這不僅提升了效率,也讓決策更有依據。

悅庭的組織文化:理性與迭代

悅庭的組織文化,核心是「理性的極致」。所有決策都必須經過測試與驗證,並透過迭代不斷優化。這種文化讓團隊成員習慣於「持續改進」,而非「一次到位」。

結語

此次對士林悅庭牙醫診所的參訪,不單單是一場空間導覽,而是一堂關於「未來醫療經營」的深度課程。從空間規劃到病患分層,從數位流程到會員經營,悅庭展現了如何在醫療人力短缺與競爭激烈的時代,透過系統化思維與數據驅動,打造出獨特且難以複製的營運模式。

曹皓崴院長風格的「理性極致」與「持續迭代」,讓我們看到醫療產業不再只是單純的診療場域,而是一個結合科技、行銷、服務與體驗的完整生態系。這樣的模式,不僅提升了患者的信任與滿意度,也為診所創造了長期穩定的成長動能。

悅庭的成功提醒我們:未來的醫療競爭,不在於誰擁有最多的資源,而在於誰能最有效率地整合資源、收集資料、理解患者需求,並持續優化服務。這場參訪對我而言,既是一堂對現況的震撼教育,也是對未來的啟發藍圖。
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