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花醫師 Logo

「糖」是身高小偷?

破解孩子長高路上的致命陷阱!

爸媽的困惑:努力補營養,為何還是長不高?

「我每天給孩子吃好多魚、肉、雞蛋和牛奶,但是為什麼他還是比別的小朋友矮?」這是很多爸媽心裡的疑問。原來,光是「加」營養還不夠,我們還要懂得「減」有害的東西,特別是那個偷偷躲在食物裡的小壞蛋——!這個「身高小偷」真的很狡猾,它在暗地裡搞破壞,影響孩子體內最重要的「長高司令官」——生長激素。

糖是怎麼當上「身高小偷」的?

1. 血糖坐雲霄飛車,生長激素被迫休假

當孩子攝取糖分後,血糖瞬間飆高,身體會派出大量「胰島素」來降血糖。研究發現,這個過程會直接壓抑生長激素的分泌長達2-3小時。一杯全糖珍奶,就可能讓孩子浪費3小時的長高黃金時間!

😱

2. 糖的幫兇:肥胖的雙重傷害

糖不只直接傷害生長激素,還會帶來「肥胖」這個幫兇。台灣12歲以下兒童體重過重比例高達31%!脂肪細胞會製造雌激素,讓孩子提早進入青春期,導致生長板提前關閉,最終影響成年身高。

生活中的隱形糖在哪裡?

🥞

第一步-早餐陷阱

甜甜的穀物早餐片、巧克力醬、果醬塗麵包、調味牛奶。
根據研究,92%的學校早餐都超過每日添加糖建議量。

🧃

第二步-「健康」假象

100%果汁(含大量天然果糖)、運動飲料、調味優格。
市售果汁平均每100毫升含糖7-10.7克。

🥫

第三步-隱藏高手

番茄醬、沙拉醬等調味料、看起來無害的餅乾、蛋糕、手搖飲料。
僅僅2湯匙番茄醬就含有8-12克糖!

爸媽的防糖作戰計畫

✅ 聰明替換法

  • 早餐:用無糖燕麥片加新鮮水果取代甜味穀片。
  • 飲料:白開水、牛奶取代所有含糖飲料。
  • 點心:堅果、水煮蛋、原味優格取代餅乾糖果。

✅ 糖量控制指南

  • 2歲以下:完全不接觸添加糖。
  • 2-18歲:每天不超過25克添加糖(約6茶匙)。
  • 簡單口訣:「3歲前不見糖,3歲後偶爾嚐」。

⚠️ 最危險的兩個時間點

大花醫師特別提醒,這兩個時間絕對不要給孩子吃糖:
1. 下午點心時間:空腹吃糖吸收最快,影響最大。
2. 睡前時間:會破壞整晚的生長激素分泌黃金時段。

減糖是給孩子最好的成長禮物

長高不只是「加法」(補充營養),更重要的是「減法」(減少傷害)。從今天開始,讓我們把「減糖」當作和補充營養一樣重要的事情,守護孩子每一公分的成長潛力!

延伸閱讀:更多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