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齡檢測費用指南
流程、健保給付條件、自費標準(含判讀費 NT$1,023)

骨齡是什麼?為什麼要做骨齡檢查

骨齡(Bone Age)是用來評估孩子骨骼成熟度的指標,醫師會將骨齡與實際年齡比較,判斷發育是否正常。

藉由骨骼成熟的程度與周邊骨骼的相對位置,醫師可判斷目前孩子骨骼成熟的程度。
藉由骨骼成熟的程度與周邊骨骼的相對位置,醫師可判斷目前孩子骨骼成熟的程度。

骨齡檢測的目的

不只是確認生長板是否癒合,還能協助:

  • 評估兒童的生長與發育狀況
  • 預測未來的最終身高
  • 輔助診斷內分泌相關疾病

骨齡檢測能評估什麼?

骨齡檢測常用於觀察下列情況:

  • 生長發育相關疾病:如生長激素不足、性早熟、甲狀腺功能異常、營養不良等
  • 兒童發育狀態:例如初經時間點、身高成長速度、是否存在異常的發育情形
男孩手部X光從11歲到17歲的骨齡變化,顯示生長板逐漸閉合的過程
男孩11歲至17歲的骨齡變化,可看到生長板空間逐漸閉合。

為什麼要做骨齡檢測?骨齡檢測能看出什麼?

骨齡檢測主要是透過 左手掌或手腕的 X 光片 來判斷骨骼成熟度。雖然骨齡檢測本身並不是直接的「預防工具」,但它能協助醫師及早發現孩子的生長異常或內分泌問題,間接達到預防效果。

為什麼骨齡檢查一定要照左手?

  • 非慣用手:左手受外力影響較少,檢查結果更準確。
  • 國際標準:常用的《骨齡圖譜》皆以左手為比對依據。
  • 歷史原因:歐美建立骨齡圖譜時,多數人慣用右手,左手較少因勞動受傷變形。

為了避免誤差,臨床上幾乎都會固定使用 左手 X 光片 來判讀骨齡。

骨齡檢測是透過拍攝左手X光來進行評估
骨齡檢測是透過拍攝左手X光來進行評估。

骨齡檢測能發現哪些問題?

1. 生長遲緩與矮小症

  • 骨齡落後於實際年齡,可能與生長激素不足、甲狀腺低下或營養不良有關。
  • 及早發現能避免最終身高受限。

2. 性早熟或內分泌異常

  • 骨齡超前過多,可能代表性早熟或內分泌問題。
  • 透過治療可延緩骨骼過快成熟,避免成年身高受影響。

3. 預防不當運動或飲食影響

  • 過度運動或過量補充營養、荷爾蒙,可能加快骨齡閉合。
  • 定期檢測能提醒家長調整生活方式。

4. 輔助預測成年身高

  • 雖然不是百分之百精準,但骨齡能輔助推算孩子的最終身高。
  • 可作為營養、運動或醫學介入的重要參考依據。

哪些孩子需要做骨齡檢測?

骨齡檢測不是每個孩子都需要做,醫師會依據 生長曲線、遺傳身高、年成長速率、青春期發育徵兆 綜合評估。若孩子生長狀況正常,通常不需要檢查。

建議進行骨齡檢測的情況

若孩子出現以下狀況,醫師可能會建議進行骨齡檢測:

  • 疑似生長遲緩:身高曲線明顯低於同齡兒童,或每年長高少於 4 公分。
  • 性早熟:女生 8 歲前出現乳房發育,男生 9 歲前出現陰毛。
  • 性晚熟:女生 13 歲後仍未發育或初經未來,男生 14 歲後睪丸尚未發育。
  • 內分泌疾病疑慮:如生長激素不足、甲狀腺異常。

不會建議頻繁檢測的族群

  • 生長曲線落在正常範圍(身高體重介於 3%~97%)且青春期表現正常的孩子。
  • 家長單純覺得孩子「看起來矮」,但實際比對後發現仍在正常成長曲線上的情況。

過度檢查可能增加費用和心理壓力,對孩子而言,陪伴與鼓勵比過度比較更重要。


骨齡檢測有健保補助嗎?

骨齡檢測費用包含「X光攝影」與「專業判讀」兩部分,健保給付與否條件如下:

  • X光攝影費用:若經醫師判斷有醫療必要(如性早熟、內分泌異常等),X光攝影費用可由健保支付。
  • 骨齡判讀費用(健保代碼 57108B):依照現行標準,7 歲(含)以上、非病理性(單純評估生長)的孩童,其專業判讀費用健保不給付,需自費 NT$1,023。
  • 7 歲以下:若有醫療必要,判讀 與 X 光攝影通常皆可由健保支付。

如何查詢骨齡檢測紀錄?

家長可透過:

  • 健保快易通 APP / 醫院病歷系統:可查看檢查紀錄。
  • 醫師門診追蹤:與小兒內分泌科醫師討論檢測結果,並結合生長曲線判斷是否需要治療。

骨齡檢測費用與種類比較

骨齡檢測實際費用組成與種類

骨齡檢測費用主要由兩部分組成:「X光攝影費用」與「專業判讀費用」。自費總額約落在 NT$ 1,000~3,000 元,具體費用因醫療院所而異。

檢測類型 費用範圍 健保給付狀況 備註
傳統 X 光(僅攝影) NT$ 300-500 醫療必要可給付 此為攝影費用,不含專業判讀。
新式低劑量X光(僅攝影) NT$ 500-1,000 自費 此為攝影費用,不含專業判讀。
專業骨齡判讀費 NT$ 500-2,000 7 歲以上非病理原因需自費 依健保代碼 57108B,由專科醫師執行。
AI 輔助骨齡判讀 NT$ 600-2,500 自費 AI骨齡初步判讀。
兒童內分泌科骨齡分析 NT$ 1,200-3,000 自費 包含 X 光攝影與內分泌專科分析報告。
新式低劑量x光攝影示意圖
新式低劑量x光攝影示意圖。

家長該怎麼選?

  • 病理狀況:傳統 X 光即可,且有醫療需求健保可給付。
  • 一般狀況:考慮AI初步判讀,但無專科醫師解說。
  • 需要精準追蹤:考慮兒童內分泌科專業分析。
  • 特殊需求:如運動訓練,建議兒童內分泌科專業分析。
骨齡檢查的流程,約需30~45分鐘,建議家長陪同
骨齡檢查的流程,約需30~45分鐘,建議家長陪同。

迷思與常見問題 (FAQ)

測骨齡要掛哪一科?

測骨齡通常應掛號至小兒遺傳內分泌科(兒童遺傳內分泌科),由專科醫師透過 X 光片判讀孩子的骨骼成熟度與生長潛能。

測骨齡需要多少錢?

若為非醫療必要的一般生長評估,總費用約落在 NT$ 1,500-2,500 元/次。其中,骨齡專業判讀費的標準收費為 NT$ 1,023 元,7 歲以上孩童健保不給付。

女生骨齡可以長到幾歲?

女生的骨齡通常在 15歲左右 生長板閉合,月經來後生長速度會大幅下滑,但實際時間因人而異。

男生骨齡可以長到幾歲?

男生的骨齡通常可以長到 17-18歲,但15歲後生長速度會大幅下滑。

測骨齡要抽血嗎?

測骨齡主要透過左手與手腕 X 光片,不需要抽血;只有在懷疑性早熟或其他荷爾蒙異常時,醫師才會安排抽血檢查。

骨齡檢測 | 大花醫師-梁盛賓

骨齡檢查是評估孩子生長發育的重要工具,能協助家長了解孩子的生長潛能,也能提早發現性早熟或生長遲緩等問題。

若您對孩子的身高或發育有疑慮,建議掛號小兒遺傳內分泌科,由專業醫師進行骨齡判讀與完整評估。

把握孩子的黃金成長期,及早了解、及早規劃,才能幫助孩子健康成長,達到理想身高。

延伸閱讀

參考資料

點此展開/收合詳細文獻列表